如何培养深度思考的习惯
使用最近很火的 Deepseek R1 有感而发。
什么是深度思考?
深入分析问题,不满足于问题表象,探究背后的原因和逻辑,不断问自己,为什么?
为什么要深度思考?
深度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问题,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,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。
如何培养深度思考的习惯?
一、创造有利于深度思考的环境
- 减少碎片化输入
- 减少刷短视频,社交媒体等频率
- 每天留出 30 分钟 无干扰时间,专注思考或阅读,例如:地铁通勤时间为“思考时段”
- 用物理工具辅助思考
- 用纸笔记录想法
- 使用思维导图,日记,复盘等
二、建立“追问本质”的思维模式
- 多问 Why 和 How
- 连续追问 5层 Why?(丰田 5Why 分析法),例如:工作效率低 -> 为什么?任务优先级混乱 -> 为什么?缺乏规划 -> 为什么?…
- 多用结构化思维,(金字塔原理)
- MECE 原则(Mutually Exclusive, Collectively Exhaustive)
- 逻辑树,逻辑框架
三、刻意练习深度思考的方法
- 主题式深度学习
- 每周选一个感兴趣的话题,多角度研究,尝试输出自己的观点(比如写博客)
- 反向思考与辩证分析
- 对主流观点提出质疑:“能不能反过来?”
- 先支持一个观点,再反对它,最后综合得出更全面的结论。
- 模拟决策与复盘
- 生活中做小决策时,刻意联系分析利弊,时候复盘结果是否符合预期。
四、累思维“原材料”
- 跨学科知识储备
- 哲学,心理学,逻辑学,经济学等领域基础书籍学习,如:《思考,快与慢》《逻辑思维训练》
- 建立“知识连接”习惯
- 遇到新知识,主动联想实例,“这个原理能否解释我之前遇到的某个问题?”,经济学中的“机会成本”审视日常时间管理方法。
坚持三个月,再来看看效果吧!